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一、学科发展
我校土木工程学科是在1958年原阜新煤矿学院矿井建设专业基础上发展壮大起来的国家特色专业和一级博士点学科。
土木工程学科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1981年岩土工程获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权,2001年土木工程获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岩土工程获博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获批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权领域(现调整为土木水利领域),2018年土木工程获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21年设立“辽宁工程技术大学郑颖人院士工作站”。目前土木工程学科下设有结构工程、岩土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市政工程以及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土木工程材料、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等8个二级学科。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为辽宁省重点学科和辽宁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拥有辽宁省煤矸石资源化利用与节能建材重点实验室和辽宁省矿山沉陷灾害防治高校重点实验室。
二、学科师资
土木工程一级学科拥有一支职称、学历、年龄和学缘结构合理、研究方向稳定的学科学术梯队,形成了以土木工程学科为支撑带动专业发展的良好势头,现有现有专任教师62人,博士生导师14人,教授12人,副教授32人,讲师18人,具有和正在攻读博士学位教师58人,其中博士后26人。拥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2人、辽宁省特聘教授2人、辽宁省教学名师2人、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持计划人选4人、其中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教学名师1人,青年拔尖人才2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人选4人,千人层次2人,万人层次7人;辽宁省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6人;学校优秀青年教师提升计划8人。
三、研究特色
土木工程学科在工程结构及防灾、隧道及地下工程、岩土力学与工程、结构体系与新材料、水科学与市政工程等方面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在大跨度复杂结构精细化施工控制技术、生态脆弱区隧道安全监控与快速掘进成套技术、矿山开采损害建筑结构鉴定技术、煤矸石资源化利用与节能建材开发及水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等方面具有显著的学科优势。在62名教师中,主持承担国家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学科专项基金等国家、省部级项目100余项;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和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等央企及全国著名煤炭企业合作的横向课题200余项,科研经费8000余万元。研究成果获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40余项,市级科技进步奖60余项;授权发明专利7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000余篇,其中被SCI、EI等收录3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30余部。
四、人才培养
土木工程学科注重创新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聚焦人才知识结构,将“夯实专业基础知识,构建OBE理念模块课程”“加强专业知识,构建目标导向课程”和“提升创新能力,构建问题导向课程”的本、硕、博知识结构贯穿始终,提高本科和研究生阶段知识结构的连贯性,构建了本、硕、博纵向贯通递进式课程体系(如:结构力学→结构动力学→高等结构动力学)。通过参加研究生数值模拟竞赛等各级各类竞赛及创新项目,鼓励学生提出新创意,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业能力。近年来3名研究生获得辽宁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五十余名同学获校级优秀博硕士论文,省级论文抽检合格率为100%,近五年博硕士研究生就业率为100%,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0余篇,获省优秀毕业生等省级荣誉四十余项,校级荣誉三百余项,参与国家、省级及企业委托项目100余项,有1名研究生被美国康奈尔大学录取攻读博士研究生,多名同学被同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录取为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