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8日上午,土木工程学院第十四期“筑砼讲堂”暨省级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交流会在知信楼320举办。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赵洪宝教授、毛灵涛教授,沈阳建筑大学王庆贺教授,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李高年研究员,齐鲁工业大学任常在副教授,济南大学王金邦副教授以及哈尔滨工业大学田爽研究员来我院开展学术讲座。本次交流会由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赵中伟主持,校科研院院长陈洪月、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兼辽宁省废弃矿区生态修复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贾宝新、辽宁省煤矸石资源化利用及节能建材重点实验室主任周梅、副院长宋洋、副院长李喜林,及土木学院年轻教师、研究生等聆听了讲座。

赵洪宝团队首先进行了汇报,介绍了有机高分子材料在煤矿排土场土壤修复中的应用与创新,提出了提高土壤稳定性的新方法,为矿区环境保护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

毛灵涛教授通过创新的CT与数字体图像技术,深入探讨了煤基固废材料的力学性能与损伤演化规律,为煤基固废的资源化利用和地聚物材料的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

王庆贺教授详细介绍了煤矸石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测试结果,并探讨了其在结构化应用中的潜力,为煤矸石废弃物的资源化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李高年研究员介绍了低碳环保型水下防冲刷材料的研发过程与应用案例,展示了该材料在海洋工程中的应用前景,特别是在风电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性。

任常在副教授提出了通过煤基固废协同制备低碳硫铝酸盐系胶凝材料的创新方法,为绿色建筑材料的生产和煤基固废的资源化利用开辟了新的路径。

王金邦副教授分享了在煤基固废资源化过程中,如何通过协同制备低碳胶凝材料来提高材料的性能与可持续性。为低碳建筑材料的制备提供了新的机理和方法,推动了固废资源的高效利用。

田爽助理研究员聚焦于煤矸石在严寒富水环境中的应用。通过创新的两级跃迁改良技术,提升了煤矸石在路基填料中的力学性能,推动了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中的煤矸石资源化利用。



本次学术讲座涵盖了煤基固废资源化、低碳建材研发等多个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七位专家的精彩报告不仅为在场的师生带来了创新的科研理念,也进一步提升了大家在建筑节能与环保领域的认识。在讨论环节,部分年轻教师、研究生踊跃提问,向各位专家请教和交流相关的学术问题。此次活动激发了师生们的学术热情,拓宽了学术视野,必将对相关领域的科研工作和技术应用产生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