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一站式”学生社区|土木工程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开展传承非遗文化主题党日活动(第一期)

发布者:石起振  [发表时间]:2025-05-12  [来源]:    [浏览次数]:

为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厚植广大学生知家乡、爱家乡、建家乡的故乡情怀,体悟非遗之美,弘扬家乡非遗,土木工程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于5月7日在知信楼402室开展了“‘砼’话家乡非遗传承  深耕共研行以致远”传承非遗文化主题党日活动。此次活动由学生第一党支部书记石起振主持,学生党员、发展对象及入党积极分子共计8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首先,学生党员陈明轩怀揣对家乡文化的炽热深情,生动讲述了莆田非遗故事。他结合丰富的视频、图文资料,对莆田木雕、传统绳编等非遗项目进行抽丝剥茧般的讲解。谈及莆田木雕时,他特别展示了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林飞鹤老师的作品,动情说道:“匠人在木头上雕琢的每一刀,都是对技艺的执着坚守;党员在岗位上的每一次付出,都是对初心的忠诚践行,二者的精神内核殊途同归。”学生党员周鑫讲述了重庆非遗之巴蜀戏腔和渝派蜀绣。他通过现场播放《红梅赞》经典选段,婉转激昂的戏腔与江姐等红岩英烈的赤诚丹心交相辉映,现场师生无不被这种“戏中有史,腔里藏魂”的艺术形式所感染。当《百绣百年颂恩图》蜀绣长卷徐徐展开,细腻针脚勾勒出的百年党史重要节点引发阵阵赞叹。渝派蜀绣传承人将传统“滚针”“车拧针”技法创新运用于红色题材创作,让非遗技艺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党史教科书”。最后,学生党员伍停巧妙运用视频,将荣列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国唯一留存至今的古军事傩戏“安顺地戏”的神秘面纱轻轻掀开,分享了红色主题的新编地戏《红军过贵州》。还讲述了国家级非遗“东方第一染”——安顺蜡染,其独特的“冰纹”技艺已被纳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详尽介绍了丹寨县50位蜡染技艺传承人共同创作的20米蜡染长卷,献礼党的二十大,深情祝福祖国。